企管系是全校最多交換學生的學系,每年有超過30位以上的學生到超過100所國外大學交換,包括美國、英國、荷蘭、澳洲、丹麥、德國、法國、波蘭、日本、韓國、中國985高校…等。豐富的海外交換經驗,將是本系學生拓展學習領域與國際視野的絕佳機會。更多國際交換資訊,請上本校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事務處官網查詢,網址: https://www.scu.edu.tw/icae/
企四B 鄭家寧
2018赴『中國四川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當中利用十一長假以及學期結束後分別到:稻城亞丁及哈爾濱打工換宿,打工換宿這種方式對於一個想要去旅遊但是又不想花太多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要注意找的打工換宿的環境以及工作內容是否合理,如果工時太長不但不合理自己也不太能有時間出去玩,通常打工換宿就是提供你一個住宿的床位,另外食的部分可能就是要自己跟老闆溝通。打工換宿對我來說除了可以讓旅行省了餐費、住宿之外,對我來說可以透過這種方式更深入認識當地,而且可以自己探索有別於觀光客的景點;除此之外可以接觸到更多當地人,聽聽當地有趣的故事,還可以認識來自四面八方遊玩的旅客,是一件非常有趣的體驗!

企四B 陳孝端
2018赴『比利時阿德維德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當初申請交換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國外課程與台灣上課方式的異同,進而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在這過程中的確也學到很多。像歐洲的治安相較台灣沒有那麼好,人也沒有那麼熱情,但在原本的環境待久了,很多事情都會覺得習以為常便漸漸忽略,而到了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後,反而會去思索這些原本習慣的事物,我覺得這是到國外生活後比較特別的一點,也多了很多機會認識外國朋友,交流不同的文化,這都是交換的收穫。

企四B 林筱涵 04153239
2018赴『美國西維吉尼亞州衛斯理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以教學氛圍來說,在台灣已習慣紙本考試及繳交報告的我剛開始來美國時很不習慣,在美國學習有時候並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要你的答案及論述夠具說服力就可以成立,且上課很注重討論及溝通,像是英文寫作那門課,除了老師會批改作文,我們還會互相修改同伴的作文,我認為這是一種雙向的學習,看見別人的優點可以仿效學習,同時他人也會給予你一些修改意見,在台灣很多課程都是以考試來定你的成績,但我覺得美國評分成績的方式似乎更活潑自由,不再是紙本的考試,而是從個人作業、團體作業、課堂溝通、心得回饋等方式代表你在這堂課學到了多少,但這也有缺點,就是作業負擔很重,剛開始來美國交換時,課堂聽不懂老師在說甚麼,加上作業很多,常常讓我有喘不過氣的感覺,幸好經過一段時間,英文有進步,可以慢慢了解老師的上課內容,寫作業也不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一切都步上軌道。

企四A 蔡玫娸 03116127
2018赴『中國蘇州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這趟交換學生之行我受益良多,每當我在這趟旅程中有心靈的成長或見聞的增廣,我都會由衷的感謝當初林炳文老師的鼓勵 以及幫忙,若非當初林老師不厭其煩的為我分析各校的特色、給了我諸多建議,以及在百忙中撥冗為我寫了推薦信,我可能就沒辦法有這一段難忘的經歷,在這再一次地對老師致上 最真摯的謝意,謝謝老師成就了我的交換之行。在這 個越來講求效率,瞬息萬變的時代 ,機遇似乎更偏愛那些準備好的人,蹉跎青春的代價 難以想像。因此我相信,生涯並不能隨緣,人生要有方向 。也許現 在正在看我心得的你/妳正在躊躇不前,擔心自己不夠優秀、害怕隻身在異地生活,但身為過來人的我要告訴你/妳,不要再問為何 別人能去交換,要問自己怎 麼還沒有出發。鼓起勇氣為自己的夢想插一雙翅膀,逆風也能飛翔 。共勉之!

企四A 蔣施彤
2018赴『法國巴黎經濟商業高等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因為我是秋季學期交換,所以學校的假期的非常多,萬聖節一周多的假期,耶誕節一個月的假期。我選擇去歐洲其他國家旅行,去領略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對於旅遊,自由行與跟團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自由行時間上比較寬裕,但是在一些治安不好的地方,很容易遭到小偷。我的幾個好朋友在西班牙就被偷了錢包,在米蘭追小偷跑了好幾條街。在歐洲跟團的價格很低,若是安全考慮為主,跟團遊性價比很高。

企四A 黃子岑
2018赴『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學校每一週幾乎都會舉辦介紹國家文化的 presentation,這天晚上有三個國家競賽,有土耳其 和西班牙還有台灣,我們也是準備了具台灣代表的鳳梨酥,和一些小零食像是科學麵、旺旺仙貝, 還有煮了珍珠奶茶。幾位音樂系的同學演奏望春風當作開場,接著有精彩的簡報介紹台灣地理位 置、風景、文化習俗、和美食,最後跳一段具台灣代表的台客舞結束這場 presentation。我覺得很驕傲票選結束,我們是最後的贏家。

企三A 陳思妤 04153122
2018赴『法國勃根地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子商務這堂課,可能我本身的實習經驗皆與電商有關,這堂課雖然不輕鬆,但卻能讓我以更國際的眼光來看一樣的領域。可能是因為在歐洲大陸讀書,很多理論老師會以歐洲經濟市場來舉例,也更加開拓我的視野,畢竟從前在台灣讀書比較課堂多以台灣、亞洲企業,或是縱觀全球來吸收知識,也讓我有所學習。唯一小遺憾的是本校的專業,酒類觀光管理並沒有開授秋季交換生的課程,我沒有機會能夠接觸到此領域,但也在學校活動及和法國朋友交流中,見識到他們對飲酒、麵包、起司差異的堅持,以及勃根地酒的美味!相信回去之後一定會非常的懷念。

企三D 郭沛
2018赴『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這次出去交換我的初心一直都是抱持著「我不單單是代表東吳大學,我代表著台灣」去外地求學生活,我每天都不忘記讓更多人認識台灣,那怕只有一個人也好。因為我覺得台灣這樣漂亮的土地在國際上應該被更多人認識,被更多人了解。比起外交部任何一部的宣傳影片,我認為我用我的人格特質吸引著大家,然後再告訴他們「我來自台灣」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國民外交。我最無法忘懷的是,我朋友曾經告訴我「You are the coolest Asian I’ve ever seen」聽到的當下比起驚訝,更多的是感動。因為我知道我正將台灣往世界的舞台推動著,緩慢但是從不停歇。我很感謝東吳大學給了我這次的機會讓我在不耽誤學業的情況下去完成自己在國外讀書的夢想,也很慶幸自己有這個機會、緣分到去奧克拉荷馬市大學讀書。雖然我不確定未來的我會變成什麼樣子,也許在某一個午夜夢迴之時我會想起這段旅程會心一笑。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我會將我在這半年來學的每一段旅程、每一寸回憶、每一個笑容、每一道痛楚、每個學到的知識融到我的氣質裡面。更努力的回饋我的大學及社會,並且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朝自己喜歡的樣子邁進!

企三D 杜佩陵 05153457
2018赴『德國慕尼黑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我認為在德國,生活就是一種學習,我對德國從內到外散發的氣質,一直有著很深的好感。德國的氣質是一種「秩序」,但秩序不同於「規範」,秩序是一種個體跟整體的和諧關係,像是一棵樹在森林的角色,意識到自己既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也是盤根錯節的生態系裡隨時造成影響與被影響的環節,那是一種能夠掌握微妙動態平衡狀態的能力。德國教育從小鼓勵「廣泛深入的閱讀、獨立思考式教育、從小出門旅行」,使得德國青年人相對比較成熟,思維廣,自信理性。在這邊生活了三個月了,我完全同意,正是這樣的小細節,讓我們看到了德國這個國家骨子裡,與眾不同的氣質。此外,在MBS遇到的同學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同學們非常認真勤奮,且追求知識的動力及衝勁讓我十分佩服,在做分組報告的時候也因彼此的文化、做事方法、邏輯思考方式不同而可能有歧見。例如:德國的同學雖然強勢一些,不過很嚴謹、務實。但是透過互相理解、協調溝通,最終也都順利完成。

企三B 葉菘揚
2018赴『法國里爾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我們一般會跟學校比較有相關的就是INTERNATIONAL CLUB了,他們固定會辦活動給交換生,如一開始的迎新活動,各種跑趴,還有一些旅遊,像我就跟INTERNATIONAL CLUB去了慕尼黑啤酒節和聖米歇爾城堡,真的很好玩~建議大家可以跟學校去,因為一方面自己去這些地方的價格一定遠遠超過他們開的價錢,再來是有伴,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有人可以幫你處理。里爾真的是很適合讀書的地方,尤其到其他國家真的是超級方便的! 如果想要規劃很多旅行的人里爾真的是一個很棒的點,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客運只要一個半小時之類的。

企三A 馮詩琪
2018赴『中國大連理工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大三上去大連理工大學交換。上學期,是秋季和冬季,這個季節去東北是最好的,能感受到天氣寒冷在寢室卻又非常溫暖,暖氣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無論外邊多冷,都會讓室內很溫暖;可以感受秋天滿地金黃的落葉,冬天的白雪皚皚。

企三A 周佳萱 05153140
2018赴『中國中央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大陸的學生幾乎從高中就開始住校,大學更是不管離家遠近都得住在學校,不會有床位不足的問題,光是沙河校區男女宿舍就至少14棟,我們寢室隔壁兩間都是空房,可見床位真的很充裕,即使是在北京四環那樣房價高昂的地段學生一樣有便宜的宿舍住,一年只要900RMB有找,學生不用一邊讀書一邊擔心找不到房,也不用負擔大筆房租甚至擔心安全問題和花費時間長途跋涉到學校。

企四C 陳冠佑
2018赴『中國中央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交換最大的收穫是認識真正的自己」。是我對這份經歷最大的體會。長期待在國內,太過於習慣原本的生活,容易讓人忘了自己真正在追求的目標, 或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可能迷失,也可能走錯方向。在中國,在北京能認識自己,不僅是因為走訪了沒看過的風景、結識了與自己生長環境不同、想法相異的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在一切都陌生的環境下, 任何新的事物,即便它很渺小,都足以我們細細品味,所以我以為,能夠重新認識自己的真實意義,重點在於心態的轉變。拋棄了一種「這是我的家」的心境, 逐漸變得勇敢、勇於嚐鮮、敞開心胸嘗試不一樣的生活模式,而在這個過程中, 我也因此深深愛上了北京的文化、北京的氣息。

企四C 計澺臻 03153348
2018赴『中國中央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學期結束後我留在歐洲旅行一個多月的時間,走看許多國家,歐洲的文化遺產十分豐富,親眼見到以往歷史課本上的文物真的很感動,自然景觀讓我更知感恩,旅行途中與許多人相遇認識,彼此分享各自的國家、見聞及知識,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東方與西方工作環境的差別。在毆洲,除了觀光區域的商店或是超市,很多店家都只營業到晚上六點,星期日甚至週末休息;一個晚上,我與一位香港人及德國人同住一間房,我們互相分享自己國家的工作環境,我們發現德國人一年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放假,加班的情況也是少之又少,勞工的保障比亞洲好上許多;而這位香港人則是辭職後來歐洲旅遊,他說他的工作壓力大、工時長,就算放假也時常會接到老闆的工作指示。事實上,我在旅行中遇到不少辭職後來歐洲旅遊的亞洲人,這讓我不禁感嘆亞洲人的工作環境,工時雖長但待遇低、被不正當理由開除等情況不在少數,令人不勝唏噓!

企四D 謝佳雯
2018赴『中國北京交通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來交換之前,一定要先想到自己這次交換最大的初衷是什麼?最想做的事是什麼?我的初衷是來北京的公司實習,身為大四生除了想多累積一份實習經歷,也想體驗看看大陸的公司文化,但會面臨的是跟交換生們一起出去玩、相處的時間變少,如果交換的目的是跑很多長途旅行,那肯定不能好好實習,我自己是在4月開始在奧美廣告實習、一個禮拜4天,中間去過一次內蒙古是剛好連假 ,讓我只需要請兩天,後來因為沒有很喜歡實習工作就在6月中離職了,但這份實習也讓我接觸很多新東西,體會到大陸邊的行銷方式、思考未來的方向等等,更發現自己的能力還需要好鍛練,有好多厲害人在前方等著我們去追過,好多來自各方的異鄉人北京打拼就是為了爭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企四D 廖品蓁 03153421
2018赴『中國四川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四川大學有三個校區,望江校區、江安校區及華西校區。大三以上學生皆在望江校區、部分學院及大三以下是分配在江安,唯醫學科系的在華西。望江及華西兩校區相鄰不遠且都在市中心,由其望江校區騎個共享單車約10分鐘就能到成都最熱鬧的春熙路,約5分鐘能到新南門客運站,學校位置實在完美的無可挑剔。四川大學就我了解是所有赴陸交換學校唯一有提供獎學金3,000RMB 的學校,沒有任何資格要求,只需提供匯款帳戶給學校即可,畢竟東吳大學讀了四年,學業成績方面的獎學金一次也沒拿過,提供交換生申請的獎學金也因為是大四畢業生而沒有申請資格,因此,作為大學讀了四年的第一筆獎學金,實在感謝又感動,也不得不誇讚四川大學的大器。

企四D 張家綺
2018赴『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我住在Holger共用廁所的單人宿舍,雖然住宿費不便宜,但居住人口相對其他宿舍簡單不會過於雜亂,不會有人多到不認識的情況。附近生活機能很好,Fotex, Netto, Fakta當地超市很近食品補充方便,轉角有冰淇淋店、好吃漢堡店、看足球賽的酒吧;交通的公車、Metro(最近宿舍的站是Frederiksberg和Fassanvej)都很近,去市中心也不會太遠;離夏天曬太陽的Lake騎腳踏車15分可以到亦可搭公車再步行;宿舍中間有Courtyard大家天氣好都會在中間聊天、喝酒、抽大麻、踢足球、做晚餐搬到外面吃;轉角也有自助洗衣店、腳踏車店。最近的銀行有Danske Bank (有實體據點+ATM,旁邊也有Nordea Bank的ATM)。

企四D 唐乙馨
2018赴『中國武漢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武大是一所校域非常寬廣的學校,以我自己切身故事為例,還記得到武大之前,在台灣曾利用Google map想稍稍認識武大附近的交通,發現校門口附近就有地鐵站,覺得交通十分方便,到了武大才發現,從宿舍到校門口,走路約要二十分鐘,坐校車也要十分鐘,若是加上排隊等候時間,半小時跑不掉,若從宿舍(湖濱宿舍)步行到上課的教室(最常在教五上課)大約也要15-20分鐘,原本以為可以善用大陸最紅的共享單車在偌大的校園中馳騁,但武大校園非常多上坡路,若騎單車大多要下車牽車,增加了車的負擔大概比走路還累,學生還戲稱上學的必經之路為絕望坡。

企四D 李羽婷
2018赴『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在大四下學期來中國交換真的是一個很對的決定,雖然要面臨畢業證書很晚拿到的風險還有參加不到畢業典禮,但在這裡體驗的一切都讓我難以忘記。雖然大陸人真的很多,坐地鐵要擠來擠去,排隊也會有人插隊,路上也都是喇叭聲,但就當作體驗不同的文化氣息吧,來這裡可以認識各地的人,以及一群互相作伴的台灣交換生,又可以看到中國的美景,一切的景色都是如此壯闊!來當交換學生,踏出台灣這片土地,最後也終於滿載而歸的回來了,很滿足。

企四D 呂欣頤
2018赴『日本關西學院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關學的國際處CIEC:關學對於交換生真的非常友善,因為有很多歐美交換生所以資料或是信件一定都會有英文翻譯,國際處也有英文很好的職員。連銀行開戶還有手機網路都是學校會幫忙弄好。交換學校輔導機制:只要你是選日語課程的話都可以申請日語夥伴,我這次是被分到兩位,每周都會找時間吃飯聊天練日文。變得比較要好之後假日還可以一起出去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