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企管系是全校最多交換學生的學系,每年有超過30位以上的學生到超過100所國外大學交換,包括美國、英國、荷蘭、澳洲、丹麥、德國、法國、波蘭、日本、韓國、中國985高校…等。豐富的海外交換經驗,將是本系學生拓展學習領域與國際視野的絕佳機會。更多國際交換資訊,請上本校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事務處官網查詢,網址: https://www.scu.edu.tw/icae/

企四B 周昀
2019赴『韓國首爾市立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來韓國最麻煩的事情就是申辦外國人登錄證,所以在來韓國前一定要先查詢好關於外國人登錄證的申辦時間與申辦方法,如果是很急著想要拿到外國人登錄證的人,建議是自己去申辦,跟著學校的話可要等一個多月。外國人登錄證申辦結束後,在韓國的生活就會輕鬆很多,就可以好好享受在韓國的交換生活了,無論是出去旅行或是體驗當地人文,都希望選擇來韓國交換的你能夠好好享受,也許會有語言上的隔閡或者文化上的衝突,但這就是交換的樂趣之一吧。希望選擇來韓國交換的你,也能夠有滿滿的收穫。
2019赴『韓國首爾市立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B 方薇禎
2019赴『中國上海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中國經濟崛起,上海這座大城市進步得很快,許多科技為人民帶來許多便利,在摩天大樓、熱鬧商圈下也還是有未被改變的地方,像是菸蒂亂丟、隨地吐痰是街道常有的事,有次在豫園商城,如此多觀光客的地方也還是有古早那種沒有門的茅坑。人口過多,也會使旅遊品質下降,平常尖峰時刻的地鐵,誰也不讓誰的互相推擠,讓我吃不消。人文方面,我在上海遇到的平輩大陸人都相當友善,也願意交流不同意見,雖說資訊封鎖,但大陸同學們知識還是相當豐富,有時會提供不同的看法於與討論。在旅遊時,也會感受到當地不同風俗民情,親切的民宿老闆、充滿傳統特色的美食、別具歷史氣息的景點,種種都是難以忘懷的回憶。
2019赴『中國上海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A 廖友甄
2019赴『中國中央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提醒所有未來可能要交換的學弟妹,不論到哪個國家、什麼學校去交換,務必要計畫好這趟交換旅程的主要目的。比較常見的是旅遊、交換、學習這三個目的。一個學期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充實而有目的的過,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讓這趟交換之旅收穫滿滿;若是沒有儘早想清楚自己交換的目的,這一個學期可能會過得極其漫長,甚至覺得浪費。
2019赴『中國中央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三B 葉菘楊 05153252
2019赴『比利時阿德維德學院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這趟交換真的覺得根特太美太美了,真的是一個非常無敵推薦的學生城市,這裡比太多學生城都好太多了!來到這真的可以參加ESN的活動,他們是個在歐洲大部分地方都有的學生組織,會舉辦非常非常多的活動,唱歌、跳舞、夜店、球賽………等。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認識到所有來根特交換的各國學生,交朋友是個很棒的管道!學校的生活也真的很棒,課程原則上都會遇到相同的一批人,這是這個課程設計很有趣的地方,這樣大家的感情會變得超好!這學期的課程除了西文中途放棄了,其他都通過並學習到很大量的東西。尤其我覺得很特別的是更了解了歐洲和SDG這項專題。學校每堂課都會邀請相關學者來WORKSHOP或是實際帶我們出去參觀歐盟的單位等等,這真的是很難得的經驗,是個非常寶貴的機會。
2019赴『比利時阿德維德學院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三B 唐朝毅 05153601
2019赴『德國柏林經濟與法律應用科學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上大學之前,有長輩告訴我其實選城市的重要程度打過選學校,我現在是深以為然。不是說學校不重要,而是城市太重要了,尤其對於交換來說,大部分的時間會花在感受這個城市的魅力,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上。能遇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城市實屬不易,而柏林就是一個,對於我來說,適合生活的城市。他如此多元,以至於大部分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19赴『德國柏林經濟與法律應用科學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三A 葉耘辰 05153115
2019赴『韓國西江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在校園與職場的交叉口,交換讓我暫時放下被群體推著前進的壓力與汲汲營營於追求學業上的成就,重新認識、審視自己。藉由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的過程中,顛覆我既有的價值觀及處事態度,從而嘗試學習以更開闊的心看待生活中得每件事。交換經歷雖然不盡然會為自己的履歷加分,但我相信透過交換生活學習到的,包括對異己的包容力與溝通能力等,必對未來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及幫助。
2019赴『韓國西江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三A 丁逸中 05153104
2019赴『中國重慶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東吳大學對於交換生的選課限制相當的寬鬆,即使該科目無法在校內找到相對應的科目來抵免,也可以使用系外選修來抵免,而且最低選課門檻只需要一學分,所以對於交換生的 選課方面相當的彈性。而我也發現大陸課程的時間分成兩種,一種就是大家平常在臺灣修的、 時間為一整學期的課程;另一種就是時間只佔半學期的課程,可能是前8週或後8週。而以我個人而言,因為我想要有多一點的時間去旅行,所以我選擇全部修前8週的課程, 這樣在我後8週的時間我可以自由安排時間;而如果像是我其他交換生朋友,他們有修到整 學期都有課,他們在學期後半段的時間想要跟我一起出去玩都得錯開課程或是只能出去玩個 4、5天,這樣玩得也不盡興,上課也上的不認真,實在是要想清楚再選課啊。
2019赴『中國重慶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D 陳律安
2018赴『中國復旦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復旦的師資羡煞各界書生,也因為這樣的師資造就了紮實的課堂。復旦有一條硬性原則「30% A」非常出名,意思為一門課內能夠拿到A的同學只有30%,不能多也不得少,不論如何教授們在期末給分必須遵守這項規則,這個準則也造就了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積極度。兩者結合起來,在諮詢過許多來複旦交換的朋友們後,得出了共識:復旦大學不論什麼課堂,總是感受得到競爭力,而整個校園本身也充斥著努力讀書的氛圍,圖書館及校遠角落的讀書空間不分學期開始或期末,永遠都有人認真的學習著。
2018赴『中國復旦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延C 王郁棋
2018赴『日本東海學園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選課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東海學園大學沒有提供日語專門課程,如果沒有 N3 以上的日文程度,可能會感到很吃力。另外選課部分目前沒有詳細的選修規定,學校會希望可以選六七門以上的課程,不過好處是東海學園大學經營學科的課程大多都可抵免東吳學分,對需要學分的人來說會是個好消息。因為東海學園大學沒有開設日文課程的緣故,我報名了日語補習班,一週兩次的日語課程中,雖然老師是用日文進行說明,但並沒有使我產生不適應的感覺,因為老師會搭配許多圖片和生活會話讓我們理解,其他三位同學則剛好都是中國人,有位媽媽自己有塊小田,每次上課都會帶水果或蔬菜分享給大家,在這般歡樂的氣氛下系統化學習,我的日文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2018赴『日本東海學園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延B 林佑珊 03153325
2018赴『中國同濟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整體而言,因為在校時間較少課程參與的不多,沒有特別感受到傳說中很恐怖的競爭力,反而覺得同濟的商學院資源沒有很豐富,校內徵才(秋招)的公司 都是建築、理工相關科系的職位,反而我想要的資源很少,建議商學院的同學 在選擇學校時也可以評估一下該校的重點科系學院。這裡實習的風氣有點像是先搶先贏,主管認為你可以用就馬上用了,給回復都相當快速,準備面試時記得攜帶簡體字的履歷,並了解在地化辭彙(ex行銷=營銷)。
2018赴『中國同濟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延B 李威儀 031532
2018赴『中國上海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我個人此次除了交換外,也參與一個為期 4 個月的實習計畫。這裡大學生實習的風氣普遍比台灣大學生興盛,一個大學生在畢業前擁有 2、3 個實習經歷是很常見的情況。我當初是透過實習僧 APP 找到實習,此外也有很多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都會不定期釋出大量的實習招募公告。在實習期間,我認為收穫最大之處除了提早了解產業面向及工作內容外,同事間 人際相處、人脈的建立、大陸職場文化都使我感受深刻! 兩岸雖都說中文,但思想、文化、價值觀、處事方式卻有著明顯不同,四個月中不斷學習如何與不同文化、年齡、背景的同事們從不熟識,到溝通、合作並最後達成共識,這樣的經驗 非常可貴! 我不僅獲益良多、也珍惜這段日子的點滴。
2018赴『中國上海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延A 李雨橋 03153131
2018赴『法國雷恩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由於交換期間正值秋冬季,因此我認為從台灣帶足夠的羽絨衣和大衣還是必須的,雷恩幾乎不會下雪,氣溫也沒有比我想像的低,比起台灣的寒風刺骨,我更喜歡法國乾冷的氣候。雖然歐洲快時尚服飾店林立,但是往往價格和質感不成正比,七月和一月是法國的打折季,但是在法國交換期間完美地錯過了這兩個打折季。不過如果想買法國品牌,很推薦來法國買,價格比起台灣真的便宜許多!除此之外,法國的鞋子和飾品普遍偏貴,普通材質的靴子約90歐起跳,運動鞋的價格並不會比台灣便宜,因此帶足夠的鞋子來法國是很重要的。
2018赴『法國雷恩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D 魏怡如
2018赴『荷蘭漢斯應用科技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我選擇的學院為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的 Marketing minor,因為是大 四的課程所以對我來說有點吃力。荷蘭課程很不一樣的是,教授會覺得讀書是 學生要自主完成,授課者僅是來解決學生的疑問。漢斯學分制度跟其他學校較 不一樣,每個獨立的成績都可以拿到獨立的學分,例如我修的課皆有報告跟考試,那麼報告過了便會拿到屬於報告的學分。 Conclusion 交換五個月來的探索與文化衝擊,實則令我成長不少。從他國文化中學習,也同時讓我反思自己的文化。與外國朋友談論自己家鄉,才漸漸了解到台灣的好,這是出國前我所想不到的事情,而當我在課堂上跟老師爭論 I’m Taiwanese, not Chinese 時,才意識到我是真的很愛台灣這片土地。五個月真的很短,我體驗了荷蘭授課環境、歐洲飲酒與派對文化以及到各地旅遊,所見所聞令我收穫滿滿。
2018赴『荷蘭漢斯應用科技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D 黎思妧
2018赴『澳洲臥龍崗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很開心我能夠在 Wollongong這個城市住上六個月,Wollongong這個城市雖然不像Sydney這麼的繁華, 介於城市與鄉村之間,但也 應有盡有,最特別的是city 旁邊就有海灘!是個可以放鬆休閒的好去處,只要搭乘 free shuttle bus就可以到!非常近,有時候下課無聊、週末有空就可以去玩玩沙、踏踏浪。Formal Dinner是每個宿舍一年一度舉辦的正式餐會,剛好在我這個學期遇到是一個凝聚宿舍感情及為宿舍的student leader頒獎的時 刻。(Student leader主要處理宿舍內的大小事、關心住宿生等)因為我們宿舍是屬於非常多人的,所以整個餐會辦下來的聲勢非常浩大,餐廳的一整層都是 Kooloobong的學生,餐點也是非常美味(因為價值不菲啊!!) 從照片可以看見大家都穿著很正式,禮服西裝樣樣來,吃完晚餐 大家就直接在舞台前面開起party來,非常開放,跟東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別呢。
2018赴『澳洲臥龍崗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D 葉千瑜 04153447
2018赴『韓國漢陽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漢陽主要與外籍生交流的社團有 Hanyang Global Lions 和 Hanyang One World(HOW)。 1. Hanyang Global Lions 來漢陽之前會在申請資料中選擇是否要學伴,而學伴是隸屬於 Hanyang Global Lions 之下。1個學伴分配2-3個外籍生,然後約 4 個學伴會變成一大組。我分 到的組是Group33,我的學伴是個韓國姐姐,會申請當學伴是因為想增加自己的外語經驗與能力,而我們也是常常用韓文跟他們練習對話。在這 4 個月當中,與學伴們有幾次的聚會,像是穿韓服夜遊昌慶宮、樂天世界、漢江公園野餐與騎腳踏車以及幾次聚餐。到最後一次大家一起見面時,充滿不捨。
2018赴『韓國漢陽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D 楊欣妮
2018赴『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當交換學生除了為了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之外,還有一大重點就是去體驗國外的教學 方式,之前總是聽說「國外都是開放式教育,老教授不喜歡一味的講授課程,重視與學生間的 互動交流,也鼓勵學生多提問多討論,而外國的大學生也因為這樣的情況踴躍的回答或提問」, 所以一到當地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參與課程,希望能在課堂上和同學及老師有更多的交流,但事 實上和想像中的是有一些落差的,不是所有學生都踴躍發言跟回答問題,只是比例上比台灣的 學生高一些;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會一直問你問題與你討論,但師生之間的距離感確實比台灣還 要更近一點,但這也是因各個教授而異,每個教授都有不同的教學風格,這點就更台灣一樣, 但既然出了國我也想要變得更不一樣,我更積極的想參與課堂的討論,想要問問題想要回答問 題,這些是我在台灣幾乎不會做的事情,但我不會說捷克的教學比起台灣而言讓我變得更積極, 是交換這個契機讓我想要改變,讓我變得更積極。
2018赴『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D 陳冠婷 04153450
2018赴『德國柏林經濟與法律應用科學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柏林市區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大眾運輸工具是S-bahn、U-bahn、電車和公車。S-bahn類似台灣的區間電車,開往郊區,U-bahn就是市區內的地鐵,路線比較多也比較密集。柏林有兩個機場,一個是位於C zone的Schönefeld,一個是離我們宿舍比較近的小機場Tegel。我們的學生證可以免費搭乘市區內交通工具,不過十月份才能開始使用,所以建議九月份可以買月票。到德國後一定要先辦入籍,因為之後裝wifi,開帳戶都需要入籍證明。記得先線上預約,可以選比較近的市政府,備好表格租屋證明就可以辦理。同理,離開前也必須預約退籍。
2018赴『德國柏林經濟與法律應用科學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D 李亭萱 04153440
2018赴『西班牙武康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對於自己的檢討,過程中總是會問自己的初衷,是來玩的?還是想學西班牙語?還是說對交換只是個憧憬?如果人問我來交換學到什麼?這是個多麼難答的問題。與其說出來闖闖闖出舒適圈,不如說是暫時逃離生活現實。這段旅程便是存在無限的未知數無限的問號,只有勇往直前沒有怯步停下吧!學到的人生道理很多,但最符合我的我覺得是要學會看見藏在不幸背後的幸運。學校沒有ESN(Erasmus student network)ESN的宗旨是建立交換生與當地聯繫的橋樑、促進多元化的交流,經常辦理學生旅遊、語言交換咖啡、電影賞析、市區導覽等活動。武康大學本身有定期辦理交換生的活動,但是內容沒有ESN豐富。建議可多舉辦些國際生文化交流的活動。
2018赴『西班牙武康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陳禾強
2018赴『法國巴黎經濟商業高等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巴黎的鐵路交通網非常方便,除了捷運(Metro)之外,還有 RER (地區近郊快鐵)方便讓住在郊區的居民搭乘以快速進入巴黎市區。我建議在這裡待一學期的交換生可以到服務處買一張Navigo Decouverte 交通卡(類似台灣的悠遊卡),這張卡可以按週或按月儲值,相對單程票便宜許多。但買完 Navigo 後千萬要記得在卡片外面的矩形欄位中貼上自己的大頭照,並簽上自己的姓名(通常在地鐵站服務台買的時候,服務人員就會要你提供大頭貼並幫你貼上去,但某些服務員並不會幫你這樣做)。我當初買的時候就是服務員沒有提醒要貼,自己後來有沒貼,導致在站內被查票時被罰五十歐元,實在會心很痛,所以這部份還是要多注意一下。
2018赴『法國巴黎經濟商業高等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郭曉嘉
2018赴『德國明斯特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在德國的生活逐漸走上正軌,東西方飲食習慣差異的問題也越來越難以忽視。德國的食堂叫做 Mensa,通常食堂的食物分為沙拉、素食區和葷食區。葷食區主要有各種德式香腸、魚排等。因 為烹飪方式的差異,難免有一些食物不合胃口。 再加上過了一開始的新鮮勁,漸漸地不再滿足於 食堂的飯菜。所不過對我來說,做飯是一件解壓 的事情,又可以節省生活費還能與好友分享家鄉美食,何樂不為呢!明斯特大學 Erasmus team 每個星期都會為交換 生舉辦二到四個不等的活動,例如每週在Cuba Nova 舉辦的 Regular Table (Stammtisch)、Berlin trip、ice skating 等活動。我和朋友經常參加 Erasmus 舉辦的活動,這些活動大多都很有趣,而且也可以認識更多的交換生朋友。
2018赴『德國明斯特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