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企管系是全校最多交換學生的學系,每年有超過30位以上的學生到超過100所國外大學交換,包括美國、英國、荷蘭、澳洲、丹麥、德國、法國、波蘭、日本、韓國、中國985高校…等。豐富的海外交換經驗,將是本系學生拓展學習領域與國際視野的絕佳機會。更多國際交換資訊,請上本校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事務處官網查詢,網址: https://www.scu.edu.tw/icae/

企四C 林彥伶
2015赴『中央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交換最大的收穫是認識真正的自己」。是我對這份經歷最大的體會。長期待在國內,太過於習慣原本的生活,容易讓人忘了自己真正在追求的目標,或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可能迷失,也可能走錯方向。 在中國,在北京能認識自己,不僅是因為走訪了沒看過的風景、結識了與自己生長環境不同、想法相異的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在一切都陌生的環境下,任何新的事物,即便它很渺小,都足以我們細細品味,所以我以為,能夠重新認識自己的真實意義,重點在於心態的轉變。拋棄了一種「這是我的家」的心境,逐漸變得勇敢、勇於嚐鮮、敞開心胸嘗試不一樣的生活模式,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因此深深愛上了北京的文化、北京的氣息。
2015赴『中央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李羿儂
2015赴『哥本哈根商學院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還記得抵達丹麥的那天是清晨六點,我帶著一顆緊張又期待的心情踏出機場。在外面等待我的是學校事先安排好的學伴,他負責帶我去宿舍以及稍微認識一下學校的環境。哥本哈根不算太大,大概一個禮拜就可以漸漸的熟悉這個城市。以下我想要分享在哥本哈根的食衣住行育樂:在哥本哈根外食是一件非常昂貴的事,所以一定要會自己煮飯,逛超市找打折的食物也成為我這半年最常做的事。一開始沒朋友的時候都自己一個人吃得很簡單,之後交換生們常常會一人煮一樣菜大家一起約在某個人的房間吃飯聊天,聊學校聊文化分享各自旅行的經驗,這是我在丹麥最懷念的一件事。
2015赴『哥本哈根商學院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陳誼臻 00153335
2015赴『荷蘭海牙應用科技大學 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在荷蘭生活的半年下來,並且加上平常會閱讀一些關於荷蘭的教育和社會制度等文章,我對於荷蘭整體是持有非常正面的評價。荷蘭人有一句俗語 “Not to stick out and act normal”,所以在荷蘭不會看到貧富差距相當大的情況,人民也使人感覺比較實際,加上荷蘭的所得稅率雖然很高,但稅收用在對的地方,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使整個社會相對平等和安全。而在學校時聽老師說,荷蘭首相騎腳踏車上班,這對於許多國家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說明了社會非常穩定。海牙在荷蘭也是相當國際化的城市,移民的比例很高,相較於台灣,對於不同文化的包容力相當高。荷蘭是非常適合居住和讀書的國家,整個社會氣氛,我感覺是自由中但又帶有秩序。
2015赴『荷蘭海牙應用科技大學 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宮橞霓 00153353
2015赴『荷蘭海牙應用科技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當大家談到荷蘭這個美而精緻的國家時,第一個聯想到的不外乎是隨處可見的運河圍繞著美麗的街道,而停在運河上的船更是為這個國家增添了一份可愛的感覺,這裡綠意盎然,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在草地上悠閒的野餐聚會聊天。而台灣是摩托車王國,那荷蘭絕對可以被冠上腳踏車天堂,騎腳踏車尤其是國民運動及代步工具,幾乎人手一台,能節約能源又健康十足。在荷蘭待上一天絕對能夠一次體會到四季的天氣,氣候就像女人的心一樣,變化多端捉摸不定,時常下雨卻又能出乎意料的放晴。在這裡,你也不用怕沒辦法和當地人溝通,荷蘭人的英文可是出乎意料的好,多數的大學也是用全英文授課,完全沒有語言溝通上的問題。荷蘭,不是只有大麻,腳踏車和紅燈區,這個國家雖小,但是卻是能夠連接國際的多文化國家。
2015赴『荷蘭海牙應用科技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林宛陵
2015赴『北京外國語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中國最著名的語言類學科學校,它的前身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目前學校共開設67種語言課程,擁有來自46個國家142位外籍老師,再輔以法、經、管、工四門學科,讓學校呈現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例如以我就讀的商學院為例,除了有中文授課的課程之外,也有許多原文授課的課程,師資方面擁有陸籍老師以及外籍老師。學三分校俄文大隊,目前學校共開設67種語言課程,擁有來自46個國家142位外籍老師,再輔以法、經、管、工四門學科,讓學校呈現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例如以我就讀的商學院為例,除了有中文授課的課程之外,也有許多原文授課的課程,師資方面擁有陸籍老師以及外籍老師。
2015赴『北京外國語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二B 任衍學
2016赴『上海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回想起這半年來,所做的事遇到得人參加的活動,皆與交換申請時胡編蝦湊得讀書計畫八竿子打不著,俗話說計畫趕不上變化,用在我身上實在是太切合了。還記得剛踏進宿舍得畫面,髒兮兮得廁所,飄著灰塵得地板,有點難爬得木製床,當下真是充滿了不爽及怨懟,但這也是新生活的開端。有些同學問我,為什麼不選擇更遠的歐美國家,可以看到更古老的建築,更先進的技術,我的回答總是一樣,因為我想考上海財經的研究所,所以想先來看看,讓自己嘗試第一次離家外宿,想知道自己到不同的環境、文化的適應力,最後,我知道當初的選擇是對的,也遇到了一生中的緣份,更堅定了考研的信念。 
2016赴『上海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陳誼臻 00153335
2014赴『法國里爾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Lecturer: Grant Douglas老師是英國人,這是我在這學期最推薦的課,上課人數很少,所以與同學還有老師的互動很多。因為是關於文化的課程,所以會有各國文化的比較,老師會問你的看法或是在你國家的情況。對於商學院的學生,這門課既有趣又很有幫助,因為了解各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評分標準只有考試,是選擇題還有簡答題,不難回答 
2014赴『法國里爾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三C 邱瀞瑩 02153310
2016赴『上海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首先要提醒大家,再也不要說台灣和陸沒有文化和語言差異 !從基本的語言說起 ,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語有許多不同,語氣和表達方式也不同。剛到的時候,總覺得我們跟他們的溝通像平行線,經過時間推移,慢慢能理解上海人/大陸人的處事方式。他們表達比我們直接許多,剛開始會有點驚訝,但久了理解了,這或許就是他們可愛的地方,坦率直接。在學術語言方面,也時常看不懂他們想表達的意思,就像上台報告時台灣學生總會用一種比較正式、比較專業的詞語、語法來陳述,會讓人產生距離感的說話方式,我們不太能理解他們這種陳述方式,他們聽的時候也不太明白我們在說什麼。
2016赴『上海財經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B 詹豐維
2016赴大陸浙江、上海研習成果報告

杭州夢想小鎮創辦人之一,蘇杰,曾擔任阿里巴巴8年的產品經理,當初希望能協助推動浙江的創業圈,因此與另外三位好友共同打造杭州夢想小鎮。三大使命很明確且容易記:讓創業者不孤單、讓創業更加簡單、讓創業更加好玩。接下來都是創業家的分享。第一位演講者,他們公司致力於舉辦創意的實體活動,像是虛擬打賞、互動遊戲、留言牆。當然,一開始的產品定位並非如此,而是經過多次的修正,歷經員工大量流失的陣痛期後,才漸漸確立了如今較為明確的產品定位。聽他敘述,過程似乎很平淡無奇,但我相信他經歷的當下,心情肯定是五味雜陳、壓力極大,這種苦,真的是有創業經驗的人才會懂啊!
2016赴大陸浙江、上海研習成果報告 cover photo

企四C 廖佳晏
2016赴大陸浙江、上海研習成果報告

淘寶網及天貓同樣是阿里巴巴旗下,為什麼要區別呢?王老師說,淘寶網屬於C2C,在流動性大的市場當中,只有價格是透明的,材質等對於產品而言最關鍵的要素反而無從比較,在這樣的資訊不對稱之下,大家也只能「比價」,源頭不斷降價,卻犧牲了品質。反觀以另一種操作模式,向電商收取保證金及平台使用費的天貓,採以B2C進行交易,雖然普遍價格比較高,但相對在品質方面也較有保障。除了C2C及B2C,未來O2O才是競爭的重點,而O2O的競爭重點是誰能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鍵結?以及誰能實現“先占式”銷售?王老師指出,雖然目前店商發展迅速,但已遇到瓶頸,在未來,電商必定走向實體,回歸商業。
2016赴大陸浙江、上海研習成果報告 cover photo

企三C 黃宥瑄
2015赴『蘇州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第一次自己出國而且還要去這麼久說不緊張真的是騙人的,但我想這也是交換能學到的第一件事──獨立為自己負責。剛到蘇州大學時真的超忙碌,要買所有的生活用品又人生地不熟,好險學校有請當地的自願生來帶我們辦理各項事務,以及熟悉學校環境,這時不得不說蘇州大學真的滿大的,裡面有三個小型足球場,人造湖,小橋流水的造景,而且還有看到東吳大學舊址的牌仿,詩情畫意不虧是在煙雨江南的學校。在這種校園上課心情真的會變好,教室裡都可以聞到陣陣飄來的桂花香,一月時臘梅初開也是十分漂亮。
2015赴『蘇州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三C 葉念庭
2015赴『復旦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能踏上這段期望已久的旅程真的是很棒的經歷,在復旦學習也是令人回味的體驗,因為在復旦大學學習是我一直所嚮往的,以前種是在台灣的報導新聞中,看到媒體形容的中國學生如此優秀,在這半年之中不管是在生活中課堂上還是課外的活動上都帶給我新的衝擊。
2015赴『復旦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三D 林郁斌
2015赴「中國人民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申請到交換後,就等於有了5個月的時間供自己安排,這五個月你可以選擇做個認真上進的學生或是花更多時間去遊歷世界,在大陸的這學期我只選了5門課共10學分,大陸的學生上課情況跟台灣學生比起來其實大同小異,但是認真的同學相較之下就多了一些,他們都帶電腦去課堂上做筆記,也比台灣的同學更有回答課堂問題的習慣,常聽人家說大陸人在商場上就像是狼,我想大概就是這樣吧。對交換生來說有很多時間可以運用,在課堂之餘,最重要的就是去找講座聽,人大的位子還不錯,距離北大清華都很近,那時候有幸經人介紹我到了北京大學去上了一堂宏觀經濟學,那教授非常的有名,教室座無虛席,上課時間快到的時候教室安靜的像空氣凝結了一般,素質在這時候顯現出來了,我是沒去台大上過課,但是北大的這些學生真的是下了我一大跳,還有很多像是兩岸議題相關的講座或是書籍的研討會,都可以認識到很多人,跟你一起討論相關的議題。
2015赴「中國人民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楊鎮豪
2014赴『北京清華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在大陸交換與實習的這半年,在課堂上,與清大的同學一起在同一個環境學習,會發現當地的學生學習真的很努力,不完全像新聞報導上說的那麼誇張,但真的會了解到在一個人口競爭的地方,大家都會努力的往上爬;除了課堂上的知識外,因為清華擁有許多資源,所以總是會有許多厲害的人來演講、分享會、招聘會等,所以大家可以利用許多時間去安排自己的校園時光。
2014赴『北京清華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C 林嘉容
2014赴『韓國建國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韓國建國大學以經濟、貿易、法律、房地產、遺傳學等專業聞名。商學與經濟學院在經濟學科研究領域評價中曾獲得韓國第一名。大學部的課,因為當初的選課搶課太嚴重,加上外籍交換生校內教授不建議選韓語授課,所以英語授課的課程選課就有點困難(但後得知,若為大四生加選加簽教授都換無條件讓你上),因種種原因,所以我只上了夜間的外籍交換生的教養課程(通識課程)韓文課,一週上兩天,每次上兩個至三個半小時,總共三學分。由於其餘時間沒有大學部的課程,所以我申請了建國大學附屬的語言中心,每週一到五,早上九點到下午一點,為期三個月,所以我交換的日子有3/4都是在語言中心度過的。
2014赴『韓國建國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B 鄭學元
2015赴「荷蘭漢斯應用科技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2015年的春夏對我來說是近十年來最特別的一次,很感謝國際處提供去荷蘭交換以及長時間停駐在歐洲的這個機會。身為東吳企管大三的學生,和其他人不一樣地,我在國外交換學生了一年,前半學期在中國蘇州大學;後半學期則是在荷蘭漢斯應用科技大學。一年,不僅只是數字上的變化,更多是對周遭環境的體悟,和異國文化衝擊的洗禮。藉著這個機會,我想將一般交換生會遇到的問題,和走訪當的種種生活紀錄寫下來,希望可以對有興趣的人或正在申請的人提供一點幫助。
2015赴「荷蘭漢斯應用科技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B 陸冠文
2015赴「吉林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回想起來,這段日子對我來說獲益良多,尤其在於”視野”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當初對於去一個新的環境,是抱持著既期待又擔憂的心情,因為我是第一位東吳大學前往吉林大學的交換生,所以對於那邊的資訊是略有不足的,像是抵達後的入住程序,又或是現在已經不再需要的延簽等。而如今一學期交換結束,寫下這份心得,如果對於之後的學弟妹有所助益,是我所樂見的,所以我會在以下分享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所需要注意的事情,及我的所見所聞和旅遊經驗。
2015赴「吉林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B 宋思育
2014赴『荷蘭方提斯國際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在這短暫的五個月內,我體驗了荷蘭特殊的文化傳統,例如二月份的嘉年華,整個城市的人狂歡一週,個個精心打扮,斑馬、老虎、兔子、撲克牌女王、貓王、醫生等等,完全不輸美國的萬聖節打扮,另外我想補充一點,芬洛這個城市保有很完整的荷蘭傳統,除了嘉年華外,會有自己城市的路跑「Venloop」、團隊路障比賽、週六生鮮蔬果市集等,除了地方活動,在學校及宿舍也結識了多國好友,全英文的授課環境以及上課方式與東吳很不一樣也是這趟學習旅程另一個很值得的部分。
2014赴『荷蘭方提斯國際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B 王海藍
2014赴『史特拉斯堡大學政治學院以及法國里爾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起初對歐洲文化十分感興趣,尤其對於法國的電影、音樂甚至生活態度,都有深厚的好感,並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就在師範大學法語中心學習法語,並決定準備參加徵選東吳大學的交換生計劃。首先經過英語能力的加強,一邊在台北車站的補習班當英語輔導,一邊到菁英的托福班進修,過程中許多大大小小模擬考試一直到正式的托福日,簡直是場耐力戰。也要感謝師長面試時給予肯定,讓我如此珍貴的機會,進入第一學期校級的交換計劃—史特拉斯堡政治大學,以及第二學期在商學院交換計劃—巴黎Ieseg商學院,展開總共為期一年在法國兩個不同城市的留學生涯。
2014赴『史特拉斯堡大學政治學院以及法國里爾商學院』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

企四B 莊琇茜
2014赴『荷蘭葛洛寧恩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想要加強語言,出國體驗文化和生活是其中之一的方法,雖然校園中有豐富的資源,加上網路發達,想要學習英文不是難事,但語言不是紙上談兵,必須在生活中加以應用。現在英文已不是優勢,而是必備的裝備,如果外商公司要我到國外公司工作,我想證明我除了語言可以應付,生活也不是問題。
2014赴『荷蘭葛洛寧恩大學』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cover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