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報導】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五季第四場

2021年11月8日 18:08
發佈位置: 學系公告
政府財政新幻術!大量印鈔後代子孫扛赤字

第五季第四場次於2021年11月3日(三)上午舉辦,主題「政府財政新幻術!無上限財政赤字與新貨幣理論?」,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冲指出,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停擺,多國政府為紓困大量印製鈔票,舉債不斷攀升,主權債務危機隨即上升,歐美等各國資產負債規模擴充了11.7兆美元。擁有發行主權貨幣能力的國家可以將財政赤字無限增加,但各國緊急採取的措施,有時會誤導財政政策,導致惡性通膨與經濟泡沫化,各國政府應即早規劃應對措施以維持經濟秩序。

東吳大學企管系教授劉美纓指出,世界各國在COVID-19疫情後皆大量舉債紓困,傳統經濟理論認為,過度舉債會使政府財政陷入危機,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 MMT)所主張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則認為,擁有發行主權貨幣的國家,可以透過發行貨幣購買公債,來解決社會問題。在先進國家奏效的MMT,卻在拉美國家帶來惡性通膨、匯率崩潰、經濟衰退等「災難性」的後果。貨幣發行過多的成果,需要全球共同承擔,若是人民對貨幣失去信心,會使金融體系崩潰。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提出通膨暫時性的觀點,強調長期充分就業才是未來升息的必要條件。央行認為通貨膨脹須符合三要件:普遍、持續、顯著,因此世界通膨的暫時性與否,仍有待商榷。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許世德則指出,中國已經開始施行MMT,且預防性的在解決部份MMT所存在的問題。無上限的發行貨幣,金融機構本身需面對很多分配不均的剛性限制,中國將大量外匯存底灌入四大行(中國四大銀行),可快速經由四大銀行進行間接融資,優勢在於可精準調控資金流向。在此背景之下,2008年財政赤字後,中央政府從基礎建設「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及房地產著手,推行「城鎮化」,此兩政策產生極大的資金需求。中國施行MMT可使地方政府有資金運用在基礎建設,對加速經濟有正向幫助,但拿著未來的稅收來支應現在的支出,債務將與日俱增,因此最大的挑戰在於資金能否在未來透過稅收回流。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許嘉棟指出,MMT雖主張財政赤字貨幣化,仍須慎防物價膨脹,當政府可以無限制發行貨幣,伴隨而來的將是財政惡化及通膨,也可能誤導財政及貨幣政策。歐美日等國採行財政赤字貨幣化,雖增強了MMT之聲勢,卻並非認同MMT,而是為了振興景氣不得已而為之。貨幣寬鬆政策導致資產價格大幅上漲,貨幣多流向股市、房地產之交易,甚至炒作外匯、金銀等,使得資產價格大幅震盪。他認為貨幣政策應及早改弦易轍,美國極有可能在近期逐漸調整貨幣政策,台灣的利率政策應緊隨其後,避免衝擊利差。國內物價近期有上揚跡象,適度收縮資金已成為必要,政府支出應講求效益,避免擴張支出成為風氣,流於浮濫,現在的過度舉債,將成為未來世代的負擔。若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引發高度物價膨脹,可能不失為減輕政府實質償債壓力的解方之一,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通膨所造成的後果,政府及人民未必可承擔。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則指出,當美國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各國皆同步跟進,貨幣及財政支出大幅擴增,債務佔GDP比重在近兩年有大幅成長趨勢。若外債高且財政結構脆弱的國家亦採取寬鬆政策,可能造成國際資本市場動盪。美國的貨幣供給真正開始成長是從2008年,除少數年通膨率超過3%,其餘年均在2%左右波動,貨幣寬鬆政策看似對通膨沒有太大影響。發行這麼多貨幣,通膨是否真的存在?從去年第四季全球疫情趨緩開始,景氣回穩使得需求浮現,通膨緩慢上升,疫情所造成的供應鏈與生產不順暢、原物料與能源供給不足,以及寬鬆貨幣政策與刺激財政政策所累積的能量,將使通膨問題在短期內不易改善。若無其他重大政治或天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或許國際通膨問題在2022年下半年將可獲得紓解,但可能要面臨高貨幣供給與巨額財政赤字所留下的後遺症,尤其是各國經濟差異、各產業競爭力不同及所得分配不均的擴大所衍生之經濟、社會與政治相關問題的發酵。
陳冲講座教授以五項說明作為結語:一、無上限赤字講述的是一個理論,台灣的情況目前沒有無上限赤字,是因為財政紀律受到重視。二、MMT並非好或壞,而是藉由過去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驗或急迫情境下使用的貨幣政策手段。三、MMT有時會誤導貨幣政策,通膨時除了注意CPI,也應將資產價格納入考量。四、及早且逐步應付通膨需採取行動,例如未來縮表及升勢必可能發生。五、政策的後果誰買單?答案是以後的納稅人。免稅、納稅減半及稅率優待是否公平,應藉由公聽會等方式討論。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主任王昱凱表示,第五季「地球不再是平的—動盪環境下的經濟新平衡」在此圓滿告一段落,特別感謝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贊助此次活動。王昱凱主任並表示,除舉辦東吳企管財經講堂外,東吳企管碩士及碩專班課程也有陳冲講座教授開設「財經與公共政策講座」等課程,以學習相關財經與公共政策等外部環境對企業及社會之影響,喚起商管教育對此議題的重視,並形成東吳企管之教育特色。 
 
東吳企管財經講堂與會貴賓(左起)東吳大學企管系教授劉美纓、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許嘉棟、東吳大學講座教授陳冲、台灣金融研訓院吳中書董事長、麥格理證券分析師許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