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金融中心放榜 Jeffrey Garten再失準?

2024年11月5日 09:46

誰是Jeffrey Garten? 美國經濟學教授、國際貿易專家,曾在柯林頓總統任內擔任商務部次長,離職後出任耶魯管理學院院長暨名譽院長,長達廾年。2009/5/10渠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一篇From Nylon to Shangkong宏文,標題逗趣,而以其份量,又發表在權威媒體,自然吸引全球不少目光。文中的Nylon,不是尼龍,而是指紐約及倫敦,而所謂Shangkong則代表上海與香港,全文討論金融中心即將東移,而Nylon將日趨黯淡。當時金融海嘯剛過,Brexit(英國脫歐)風聲初起,西方金融世界雖不滿意,卻也一時無暇辯駁。

湊巧國際智庫辦理的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也從2007年開始發布一年兩次的排名,可以藉此觀察Garten的預測是否精準?果然,亞洲三城力爭上游,表現不惡,但十七年來Nylon的地位始終高踞冠亞,屹立不搖。上星期,最新GFCI揭曉,Garten可能難掩失望,紐約、倫敦繼續維持龍頭地位,上海跌至第八,香港則超越新加坡竄至第三。可能因台北成績乏善可陳(或慘不忍睹),國內媒體多聚焦在香港重回亞洲第一的話題,報導港方自我肯定的說詞。唯獨有一報紙,不知是反諷,還是不明局勢,在101大樓照片旁註明台北「拿下」第73名,至於新聞標題,居然是「金融中心排名 台北唯一上榜 名次曝光」,誠不知其真意為何?

請不要質疑Garten早年預言的準確性,改變的是國際政經情勢。Garten當年是柯林頓政府主管國際經貿的商務部次長,當權時正值全球化方興未艾,美國四處鼓吹自由貿易,教科書以比較利益為標竿,是配合當時美國布局全球政策的正確作法,強力催眠友邦之餘,自己往往也信以為真。加上多次中東危機,美國不以亞洲為戰略重心,反以亞太市場開放串接的供應鏈,符合歐美利益,也促成世界工廠(中國)的一時風光,Shangkong當然不是空穴來風。

及至布希總統後期,猛然警覺中國崛起,至歐巴馬喊出Pivot to Asia(或是Rebalancing Asia),其實就是劍指中國,將戰略重心移回亞太,其後繼任的川普、拜登,不論黨派,只是更明目張膽藉修昔底得(Thucydides)陷阱,推動以美國利益為中心的反全球化,所謂Friendshoring(友岸外包)、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地緣經濟碎片化),不過是供應鏈重組的華麗包裝而已。Garten錯了嗎?他其實沒錯,只是課綱改寫了。

在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中,Nylon為何保持不墜?如果二十世紀末期的全球化持續進行,全球金融市場的排名,極可能如同Garten在2009年所預言,紐約倫敦地位或將漸受蠶食,有如日薄西山。但因地緣政治的角力,自由貿易已成口號,美國刻意防堵去美元化,WTO實質失能,貨幣武器化轉為制裁工具,清算系統多元化,IMF一再警告罔效,此時此刻,GFCI排名的環境,已與Garten當年預言時,大異其趣,Garten又何罪之有?

上海金融地位的滑落,當然與大陸國進民退、疫情封城等business environment有關,但這勿勞吾輩關心,我們憂心的是,台北已連續兩次退居第73名,內行的好事者或許會從GFCI五大指標進行分析,其實不必講太多理論,只要從台北歷年最佳排名第19名(2010/03)觀察,公布前四個月 (2009/11)兩岸簽訂三項空前的金融監理MOU,主管機關無白手套的對等簽署,所透露的友善氣氛,以及日後良好發展可能,自然賦予國際想像空間,影響到GFCI排名。

金融中心的排名,只是表層的問題;經發會侈談的資產管理中心,更是天邊的彩虹。真正的核心問題,還是在地緣政治!

(本文刊載於2024-10-07 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