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王者不欺四海 關稅的合縱連橫

2025年4月28日 15:04

川普的關稅決策,詭譎多變,高潮迭起,眼前不禁浮現的是,2,400年前戰國時代的捭闔縱橫。戰國策云:「天下散而事秦,是秦制天下也」,所以秦國著力分化六國,此連橫之起源;史記謂:「六國從親以賓秦,則秦甲必不敢出函谷以害山東矣」,大夥共同抗秦,此合縱之緣起。

在號稱解放日的4月2日,川普團隊在推特宣布對等關稅,全球媒體都發現Why the tariff list missed Russia?(為何關稅名單沒有俄國?)多數解讀都認為俄國因俄烏戰爭制裁,去年輸美總值不過9億美元,沒有必要加徵關稅。

但從戰國策觀點看,這是連橫的高招,因為美國最忌憚中俄歐採取一致報復行動,北京加碼太大,必然反擊;而歐盟同屬Global north(北方國家),比較好講話,所以暫時不惹俄國,就成上策。我在4月9日上午一場研討會上,就說明同日下午歐盟開會結果,對大局會有關鍵影響。果不其然,歐盟宣布會商結論採25%報復性關稅後,川普旋即表態原定對等關稅延緩90天,害得全球股市連續三溫暖。技術上說,這是短暫的合縱反制連橫奏效。

自2日後,美國繼續連橫策略,開始與排隊的國家(尤其是軟柿)個別談判。另一方面北京也沒閒著,除在WTO提起訴訟控訴美國關稅升級,取得道德高度外(雖然沒啥實質意義),上周還與東協輪值主席國、G20輪值主席國、歐盟執委會進行線上討論,11日更在北京與來訪的西班牙首相會商,都意在減輕美方各個擊破的壓力。連日來傳出歐盟領導人下月將訪北京、習近平本周將往越馬柬等,也都是在談判前努力累積籌碼,也避免各國間出現軟柿破口。

其實大國角力,並非由關稅才開始過招,美元自二次戰後,即取得準備貨幣霸主的地位,縱使1971年尼克森總統否定35美元兌換1英兩黃金承諾後,美元依然風光。其他貨幣並非無「有為者,亦若是」之想,但日圓自1985年廣場協議後,不但沒擠上貨幣三雄,還賠上「失落的三十年」,心中早有餘悸;至於歐元1999年問世後,不能說沒有挑戰美元的雄心,但因歐盟內部協調不足,財政政策分歧,難成大器。

不便明目張膽,總可鴨子划水。2009年周小川在中國人民銀行網頁發表「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一文,其中隻字未提美元或人民幣,但字裡行間已展現過問國際金融事務的企圖心,其後2014年成立數位人民幣研究單位,2015年推出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2016年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SDR,都可看出貨幣爭雄的硝煙。至於2009年組成並持續擴充的金磚國家組織(BRICS),以及自2020年起不斷討論的金磚幣與支付系統,都有山雨欲來的氣勢,其實這也是另類的一種貨幣合縱。

基於修昔底德陷阱,美國對大國崛起,不可能無感,所以自2009年起,歐巴馬就連續四年推出「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等重大法案,力圖再工業化,不過仍保持禮貌性的矜持。及至川普繼任,高舉America First大旗,但因初來乍到,雖對中國加徵20%關稅,各項攻勢,也還儘量中規中矩;輪到拜登,號稱歐巴馬第三任,繼續搞IPEF、AUKUS、Friendshoring等措施,但始終不承認劍指中國,甚至在2024年還三度否認decouple from China(脫鉤中國),然而司馬昭之心,大家心照不宣而已,美國這十來年在連橫方面的布局,也是路人皆知。

戰國時代,主推合縱的是,掛六國帥印的蘇秦;負責連橫的,則也是布衣卿相的張儀。環視國際現勢,一方需要細緻的張儀(不是粗魯的),一方需要黠智的蘇秦,只是當今世局,何處覓蘇秦張儀?

新聞出處:本文發表於2025-04-18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