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比不上提西諾 台灣如何更好

2017年10月12日 18:01

近日有機會到瑞士體驗聞名的「冰河列車」,沿途果然景色壯麗。行經一半時,語音導覽介紹左側是Ticino邦,「提西諾」一個不熟悉但好像也不陌生的地名閃過腦際。

去年英國脫歐公投後,英國媒體走訪瑞士與義大利毗鄰的地區,就選定提西諾邦。瑞士基於歷史原因,遲於2002年始加入聯合國,地屬歐洲地理中心卻一直不是歐盟會員。提西諾頗有工業基礎,既在義大利邊境,距邊境五十公里內又有百萬義大利居民,因此每天越境上班的義大利勞工有二、三萬人。接受英國記者訪問的Preciast模具廠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包括工程師、工人甚至經理人,有九成是義大利人,可見兩國在邊境地區經濟整合的密切程度,以及人員流通自由的重要。

瑞士雖非歐盟會員國,但體認到區域經濟整合的必要,故透過與歐盟許多雙邊協定,並負擔幾近會員國的經費支出,取得接近歐盟會員的待遇。雖然近幾年來,民眾對移民、移工的反彈引發數次公投,但因歐盟也對強化整合有所期待,雙方乃維持現狀。這種「現狀」關係,竟成為英國脫歐公投後,媒體極有興趣的部分。瑞士人,尤其是提西諾的企業家,在國家負擔不亞於歐盟會員的財務責任下,不解英國為何要放棄歐盟會員的地位,相信更會同情台灣在經貿整合中的處境。

台灣不是不了解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性,尤其是2003年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觸礁後,各國競相展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已不再全盤押注WTO時,台灣卻在國際經貿社會中寸步難行。由於當時兩岸關係欠缺信任,因此台灣在自貿談判上形同繳交白卷,如非幾個貿易總額不到0.5%的邦交國捧場,等於是零分收場。2008年後,兩岸關係緩和,而且在文化、語言、地緣及供應鏈加持下(參考Jan Tinbergen的引力理論),兩岸的架構協定ECFA,順勢自然產生。不僅使台灣得享貿易比較利益及早收清單的好處,而且誘發其他貿易對手也願意啟動雙邊自貿的談判,台星、台紐協定也因此順利簽署。其後太陽花運動使架構協定無法更上層樓,服貿貨貿卡關,也造成在談判中各案的停擺,2016年後這種情形全未改善,只有更趨惡化

屋漏偏逢連夜雨,本年一月當局倚為奧援的美國總統換人,川普當選前即抨擊TPP及NAFTA,所以上任後退出TPP,並要檢討1994年生效的NAFTA及美韓協定,均不足為奇(怪的是國發會主委不知何為TPP);美歐之間的TTIP意興闌珊,也在意料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今年三月的貿易政策文件及四月的匯率報告中所揭示川普政府的貿易策略。簡言之,在前者川普藉譴責WTO的不公義,意欲跳過WTO的程序與原則,重啟1974年貿易法的301及201條款採取片面貿易報復;至於後者,則劍指對美貿易順差國,尤其是與GDP不成比例、市場又不透明者,例如台灣。情勢不利,看來台灣還不如提西洛!

瑞士不是歐盟成員,但從提西諾的「擴增實境」看出毗鄰地區經濟整合的關鍵,而致力成為「非會員的會員」;日本則與歐盟眉來眼去,行將加速完成自貿協定,香港也傳出將於本月與東協締約。台灣處境本已困難,當局倚重的WTO及美國,前者多哈回合毫無寸進,後者不僅未青眼相看,而且還自陷於保護主義的民粹泥淖。眼看TPP開始改型、RCEP行將突破,而「一帶一路」也排擠「新南向」,政府原應幡然醒悟,做好經濟整合所需的「基礎建設」,尤其是兩岸關係的改善,如果只是空言「更好的台灣」,作法毫無新意與誠意,將徒然誤國誤事。

新聞出處:本文刊載於2017.10.12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