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人工智慧不是煩惱之源

2016年4月19日 01:04

三月十二日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在與韓國棋王的大戰中取得三連勝,等於在五戰三勝的對抗中提前勝出,消息傳出全球媒體紛紛解讀、評論,其勢漪歟盛哉,以致掩蓋三月十四日一家Fintech公司Honest Dollar被收購的消息。為何將Honest Dollar與Alpha Go相提並論?該公司只是一間位於美國德州的新創公司,購併細節又未透露,會被淹沒在新聞洪流中自不足為奇。但兩個接續事件都有一共同點,就是再度燃起人腦是否會被AI(人工智慧)超越的問題。

收購HD的是投資銀行界的巨擘高盛公司(GS),高盛近年來雖然表現頗具爭議,但收購一家專為小型企業或獨立執業人士做退休規劃的新創公司,其策略思考為何?值得注意。

去年十二月我在逢甲大學演講,談創新科技對金融業的影響,記得一開始我出示一張投影片,提到美國未來學專家Ray Kurzweil在2005年的名著The Singularity is near(奇點將近),在該書中,庫茨威爾預測人工智慧的各種里程碑,最後並推論2045年時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智慧。十年過去,原本對該書一笑置之的人,開始不安,「奇點」是否會來?甚至提前到來?當天我在講堂表示,我沒有答案,也無能提供答案,但很確定在金融業因為創新科技使人類失業、金融風貌改寫的日子,會很快到來,金融界應提早因應。在回答聽眾疑惑時,我還舉例:2003年時,日本Nikko等三大券商在經紀業務方面曾囊括半數市場,至2014年再看統計,已不見原先三大的名號,原來網路券商(如Monex、樂天等)興起後,挾迅速、平價、靈活的優勢,使原三大券商在市占統計上竟淪為「其他」。

Alpha GO的戰績,說明庫茨威爾的論點不是科幻小說。而且對某些特許行業而言,不用等到2045年,由於顛覆性科技的導入(網路、IOT、行動科技、大數據),原先以公眾利益為前提受法律的監理或較高的進入門檻(另一方面也是保障),瞬間顯得意義盡失。最近一年來,東吳大學舉辦一連串的財經講堂,其中至少有三場是針對特許行業受創新科技衝擊,在監理上、策略上、經營上應有的改變與因應,包括金融業、小客車業以及媒體業等,每一場次都受到不同特許行業的關注,顯示業界面對創新科技的關切與迷惘。

前述高盛公司所買下的Honest Dollar,以每月8元美金代價為小型公司員工或獨立執業人員(例如:計程車司機、水電工)提供平價的退休理財規劃。據說只要提供風險偏好係數、收入等財務資料、投資期限等資訊,就可在九十秒內得到投資組合的建議,這種商業模式與高盛以往服務高淨值戶的作風不同,姑不論是否意味高盛策略的改變,但至少表示高盛看好以Robot Advisor(機器人理專)提供輕鬆、平價理財顧問的市場,已符合我去年所說機器人理專對目前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影響。回想十多年前,我在銀行董事長任內率先設立財富管理部門,視為明日之星,現在又要呼籲財管部門注意自己的飯碗,真是情何以堪。

巧合的是,Alpha GO五戰結束後次日,英國金融時報有篇專欄,題目為Robots invest money better than people,在圍棋、理財、駕駛,甚至在其他愈來愈多的領域中,人工智慧的機器人都有機會勝出,其實國外早有研究顯示,機器人藥師已可取代人類,只是各國政府不知如何面對此一另類的社會問題。所以職業受威脅的,絕不止於金融從業人員。

需要擔心嗎?我倒欣賞圍棋大賽後馬雲所說「人是有感情與愛的」,還有林文伯所說「人會有情緒」,不論是對奕或對談,面對一位有情緒、有感情還有愛的對手,還是比較享受的事。

職業受AI衝擊,是要及早因應,但不必過份悲觀,畢竟人工智慧是人類智慧所創造,以更迅速、更有效率的方式改進人類生產力,所以社會只會更進步,只是人類壓力大一些。至於人工智慧是否會因自主意識過強而失控,只要研發人員心存此念,發生的機率應微乎其微。

新聞出處:本文刊載於2016.04.17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