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上班時間 08:00~17:00

不要永遠站在十字路口

2015年9月23日 18:39

前兩週應邀至上海金融高峰論壇擔任主題演講,上台前主持人介紹時特別加了一句:「曾經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十字路口形容世界經濟,我們很期待他告訴大家,目前是不是還在十字路口?」。巧的是,回到台北第二週,某財經雜誌約訪,總編第一個問題也是:「您認為世界經濟還在愛麗絲的十字路口嗎?」

很高興去年在經濟日報年終演講中的一張投影片,財經界還有人記得,不過我也不敢掠美,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十字路口引論經濟,其實是國際貨幣基金的執行長拉加德去年在喬治城大學閉門演說的開場白。我製作的投影片,其實不僅在強調十字路口,而是特別引述愛麗絲在十字路口與柴郡貓(Cheshire Cat)的一段對話。

愛麗絲問:「我應該走那條路?」,貓:「這要看你想去那裡」。愛麗絲頭痛:「我不太在意要去那裡」。貓:「那妳走那條路就沒啥關係」。愛麗絲急了:「那我總要去個地方」,貓:「那是一定的,只要你走的夠遠」。

這段許多人童年時聽過有點「無厘頭」的對話,其實深具意義,尤其是對現今的台灣。簡單言之,問題不在十字路口,也不在走那條路,而是終極目標到底在那裡?

由大家關心的經濟談起,經過七十年五階段發展經濟的台灣,要先確定是要繼續成長保持在全球價值鏈(GVC)中的地位?還是要像太平洋中的島國選擇偏安一隅?參考荷蘭學者Jan Tinbergen藉萬有引力定律所提出「經濟體間貿易關係與GDP乘積成正比,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在理性上台灣應選擇繼續問鼎中原,但如大多數認為做「小確幸國」即可,也可尊重,不過目標不同,路線就不同。最怕的是,既想維持經濟的繁榮,又不願融入在整合中的國際經貿體系。明知參加區域經濟整合至關重要(例如:馬蔡二人在2012年完全相同的政見就是加入TPP),但對兩岸架構協議下的服貿、貨貿卻多所阻撓;明明知道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發展各具比較利益的產業,卻堅持國內任何產業都不能受傷害。綜合而言,台灣如果選擇經濟的持續繁榮,路線就很清楚,走自由開放,參加雙邊/多邊的自貿協議(包括ECFA的貫徹),對內協助有競爭力產業持續升級加值,至於受威脅產業則輔導轉型改業。

其次談能源問題,如果大家的目標是非核、潔淨、價廉,恐怕要直接了當回答是天方夜譚(以現在技術言)。如果採歐盟在今年初成立能源同盟時所揭示的目標secure、sustainable、competitive and affordable,恐怕就較為實際可行。首先,secure除考量人身安全外,更包括供應穩定的安全,永續意味潔淨及環境保護,至於價格則既要維持歐盟國家的競爭力又使民眾可負擔。如果確定此一目標就可以規畫路線圖:例如改用高效率燃煤發電機組(價廉、減碳)、十年內提升水資源以外的再生能源至發電量20%(潔淨、價昂)、適度擴建天然氣貯氣設施(潔淨、不穩定)、查驗後啟用較安全的核四,舊核電廠逐步除役(穩定、潔淨、價平)等,最後也是最困難的是告知民眾電價增加的現實,當然在發電、輸配電方面消除浪費也是必要的配合措施。至如民眾選擇低電費為優先目標,則再生能源或節能減碳就不必侈談了。

個人不願意在經濟專業媒體談政治,但先確定目標再考慮路線的思維其實也可用在台灣前途上,與其每逢選舉勾心鬥角,或講些不著邊際騙取選票的話術,不如全民早早確定目標:是要捍衛中華民國、還是要獨立建國、甚或歸併他國(包括卸任總統說過的日本或美國),目標明確才能避免怪誕言論一再的凌遲,也不要永遠站在十字路口不知去向。

新聞出處:本文刊載於2015.09.23經濟日報